
说起孩子们的成长,牙齿总是躲不开的话题,小宝宝们遇到一起,家长们总是会谈论“你家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的”,“长几颗牙了”,“什么时候开始换牙的” 等等问题,孩子长牙换牙,如果不注意确实会有很多问题,希望家长们可以关注了解替牙期宝宝的牙齿,让每个宝宝都能拥有一口好牙。
宝宝的长牙顺序
人的一生中要长两次牙齿,就是乳牙和恒牙。乳牙20颗,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,2-3岁长齐乳牙;恒牙28-32颗,其中智齿的数目0-4颗。
乳牙长出顺序图
长牙期间的常见问题
Q:宝宝出牙不按常规顺序地出,有问题吗?A:如出牙图所示,大多数宝宝都是按这个次序出牙。但出牙也存在个体差异,每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出牙次序,乱序出牙没有任何问题。
Q:出牙一定是两颗一起出的吗?如果只出一颗牙是不是因为缺钙?
A:只出一颗牙不代表缺钙,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,爸妈不用过虑。牙齿的萌出有先有后,牙龈有一个准备期,通常先是牙床变硬,然后牙齿才一点点地长出来。或许你现在只看到宝宝出了一颗牙,却有三颗在同时准备萌出呢。
Q:宝宝的乳牙为什么那么稀?
A:通常乳牙的尺寸会比较小,而且乳牙中间会有缝隙,主要是让底下的恒牙可以从牙齿间隙长出来,如果乳牙长得太密集,可能会在换牙时产生空间不足的问题,所以,宝宝的乳牙稀一些,家长不必着急。
Q:“奶嘴型”嘴巴好治吗?
A:如果孩子每天吸奶嘴的时间太久、连睡觉时也一直吸着,对未来牙齿的生长会有影响,容易出现"奶嘴型"的嘴巴形状(前牙有些暴牙),如果能早点戒掉奶嘴,两岁后又可以看到较正常的嘴型。因为孩童的骨骼可塑性大,骨骼成长可以回复原来的形状。但奶嘴最好在四岁前戒掉,不然,未来换牙时会受到影响。
Q:乳牙坏了补不补?
A:乳牙有了龋洞,应积极到医院治疗,而且越早越好。否则,牙洞就会由小变大,由浅变深,继而侵犯牙髓(牙神经),使孩子牙痛不能吃东西,直接影响孩子的全身发育。
贴士
出牙是一种生理过程,爸妈不需太过担心,但有些情况,妈妈应有所了解和注意。
1、因为长牙时会痒,宝宝想去抠牙龈、喜欢咬东西。
2、食欲下降,轻微腹泻
3、哭闹不安,脾气比平常稍微暴躁一些。
4、喜欢流口水。口腔内有点红肿,有硬块凸起
5、轻微发烧:这是因为牙齿穿出口腔黏膜所引起的正常发炎反应。
长牙期间家长要怎么做?1、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。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,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。2、出牙一般是不疼的,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。爸妈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,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,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。温馨提示:磨擦牙龈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轻柔哦,以免误伤宝宝!3、婴幼儿出牙时,可能会有烦躁不安、睡眠不稳、口角流涎、牙床疼痛等不适感,从而哭闹不休。这时妈妈应该多抱抱宝宝,以母乳喂养,给予更多的安慰。4、出牙前2个月左右,宝宝会流口水,局部牙龈发白或红肿,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。应给小儿戴上颈围,用柔软湿润的毛巾轻拭口角、面颊、下巴等处。 温馨提示: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。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、有的孩子偏晚,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,就是正常的。
宝宝何时换牙
在通常情况下,6~8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(中门牙)开始摇动、脱落,不久,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;同时,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恒磨牙。此后,其他牙也陆续替换。
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,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,才能长出来。直到12~13岁,乳牙全部脱落,恒牙替换完毕。再以后,单出恒牙:12~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,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。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。
换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:
儿童换牙过早好吗?
一般儿童第一颗牙齿的脱落时间在6-7岁之间。儿童换牙过早好吗?
换牙过早通常是由于孩子的牙齿受过外伤而脱落,比如牙齿受到磕碰;也可能是由于某些口腔疾病所致,比如牙齿有炎症、龋坏等。牙龈炎在儿童中间比较常见,但牙周疾病造成牙骨损伤的非常罕见,所以妈妈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乳牙早脱,以保护剩余的乳牙。因为,它为恒牙的正常生长打好基础。早期的诊断有利于医生采取有效措施,以使恒牙能够正常萌出和排列。
所以,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换牙时间有所警惕,平时要勤于观察他们的牙齿情况。如果发现孩子乳牙由于龋坏、外伤、牙周病等过早脱落,就应该及早就医,以免因此导致咬合功能受损,影响到恒牙及颌面部的正常发育。
儿童换牙过晚好吗?
儿童换牙过晚好吗?如果儿童已经过了7岁而还没有一颗牙齿脱落,应带儿童去医院口腔科检查。换牙过晚,则可能是孩子的身体内部出了问题,比如恒牙先天缺失,导致乳牙脱落的时间太晚。但由于孩子个体差异很大,所以必须经过医生临床观察后才能确定。
一般医生会通过做x光片来检查恒牙是否埋伏在牙床里面或存在什么发育上的问题。换牙的推迟一般不会给儿童带来什么大的影响,相反,有的医生还认为恒牙在牙龈下孕育较长时间,倒可以让它们先天发育强壮,能够较顺利地突破牙床的禁锢。
换牙期间注意这8件事
1.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,定期去看牙医,以便发现问题及早解决。如果发现乳牙旁边有恒牙长出,但乳牙未脱落,形成了双排牙,这时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。另外,如果上颌门牙缝隙过大、畸形牙齿从上门牙位置长出、一颗门牙从异常位置长出,这说明可能有一个地方长多颗牙齿的情况,要到医院就诊。
2.每天督促孩子刷牙,早晚各一次,预防龋齿。儿童刷牙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,刷牙方式正确,时间大概两分钟到三分钟。除了刷牙,孩子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,保持口腔卫生。
正确的刷牙方法及步骤:
3.进食有硬度的食物。一些家长以为在孩子换牙时给他们吃精、细、软的食物可以保护新萌出的恒牙。殊不知,如果光吃软食,缺乏咀嚼食物的刺激,反而会影响颌骨的发育,导致乳牙“占位”,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舌侧或唇侧长出,形成“双层牙”。因此孩子换牙期间要多吃纤维素高、有一定硬度的食物,比如牛肉、胡萝卜、芹菜、玉米等,偶尔可吃些海蜇、花生、五香豆等耐嚼食物。另外,让孩子多吃硬食物、含蔗糖少的食物,水果不要削成小块,少吃零食。
4.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,如吐舌咬舌,咬手指头或铅笔,用舌头舔牙齿等,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牙齿的生长,导致牙齿变形。
5.避免用口呼吸。要尽量避免儿童睡觉时用口呼吸,因为气流从口腔通过时,上颚受到向上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向下发育,导致上颚向上隆起,上牙弓的左右两侧随之变窄,前部向前突出,结果萌出的门牙不仅向前倾斜,还会排列错乱,形成豁牙。
6.要特别保护孩子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。因为新萌出的牙齿表层钙化不足,耐酸性差,容易龋坏。新恒磨牙萌出后一年内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窝沟封闭,预防被蛀掉。窝沟封闭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止龋齿的方法。
7.促进钙质的吸收。要加强儿童的钙质吸收,督促宝宝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,比如牛奶,芝士,豆腐,罐头鱼等等,同时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C和D,因为这两种维他命对于钙质的吸收有帮助。
8.要照顾好孩子,尽量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。儿童牙齿外伤脱落后,要找回脱落的牙齿,牙齿表面比较脏的话,立即用清水冲洗掉脏物,放入牛奶或水中尽快到医院就诊,可以做脱落牙齿再植固定。
长牙是宝宝成长必经阶段之一,爸爸妈妈在关心宝宝能否拥有一副漂亮的牙齿的同时,千万不要忽略了出牙的时候宝宝会遇到的各种不适问题。把好长牙关口,宝宝才能更健康。

须知